健康知识
- 全部
- 眼部健康
- 口腔健康
- 睡眠健康
- 老年健康
- 中医药保健
- 健康养生
- 其他
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 | 3月21日"世界睡眠日"
发布日期:2024-03-20 浏览次数:709 字号:[大 中 小]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。为唤起全民对健康睡眠重要性的认识,2001年,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"世界睡眠日"。2003年3月21日,中国睡眠研究会宣布把"世界睡眠日"引入中国。至此,每年一个主题,不同主题关注的重点和内涵也不同。今年"3.21"是世界睡眠日引入我国的第21个主题宣传日,中国主题为"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"。旨在引起全体民众对健康睡眠重要性的高度关注,获得正确的健康睡眠的科学知识,实现"健康中国"之睡眠健康。
一、认识健康睡眠
健康睡眠不仅仅是指睡眠时间的长短,更是指睡眠的质量和效果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、增强免疫力、维持心理健康,甚至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认知功能。因此,我们应该重视睡眠,追求健康睡眠。
二、睡眠问题的现状
然而,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、工作压力、环境噪声等因素,导致许多人面临睡眠问题,如失眠、睡眠质量差、白天疲劳等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
三、判断失眠的三个标准
标准一
·入睡困难,从躺下想睡到睡着间隔超过30分钟。
·睡眠维持困难,醒了以后到下一次入睡,间隔超过30分钟。
·早醒,比平常提前醒来超过30分钟,而且醒了以后,清醒到天亮。
标准二
·上述这些问题一周超过3天。
标准三
·第二天白天很不舒服。
这些标准同时都具备,叫做失眠。
四、如何实践健康睡眠
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,帮助调整身体的睡眠节律。
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、黑暗、凉爽,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,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。
睡前放松 避免在睡前进行紧张刺激的活动,尝试进行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。
避免兴奋性物质 晚上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,如咖啡、茶、可乐等。
管理压力 学会管理和减轻压力,通过运动、冥想、艺术创作等方式,缓解压力,提高睡眠质量。
五、健康睡眠的益处
健康睡眠不仅有助于个人健康,还能提高生活质量。良好的睡眠可以让我们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、心情愉悦,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。同时,健康睡眠也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,促进社会发展。
六、改善睡眠的十条建议
1、白天不要睡太多,比如中午,20分钟就足够了。
2、睡前两小时把房间光线调暗可以增进睡意。
3、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入睡,会形成条件反射,更容易入睡。
4、睡前要把紧张的情绪释放出去,比如听听音乐,喝杯热牛奶,泡个热水澡等方法。
5、床只是睡觉的地方,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、看电视、打游戏。
6、医生指出,不同人群的睡眠时间也不同。保证适当的充足的睡眠。
7、睡觉时推荐平卧位,因为平卧位身体的受力面积最大,不容易对局部造成压迫。
8、平时加班熬夜,周末补觉并不能补回来。少熬夜,到了睡觉的时间就睡。
9、早晨醒后不要马上起床,尤其是老年人,先在床上躺5分钟,伸伸懒腰,再慢慢坐起来。
10、如果睡眠质量差、严重影响正常生活,还要考虑是否患有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障碍,要及时就医。
七、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简易方法
在第二天早上醒来时,对睡眠质量进行自我评估:
①是否对一夜的睡眠感到满意?
②是否感到头痛?
③是否感到体力恢复和精力充沛?
④是否面对一天的工作、学习和社会活动充满信心?
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,就表明睡眠质量高,是健康的睡眠。否则则说明睡眠质量差,需要注意。
八、良好睡眠的准备工作
①努力制定一个标准的作息时间表,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。
②确保卧室在夜间足够暗、凉爽且安静。
③床、枕头、被子一定要舒适。
④有规律地锻炼身体,但睡前2-3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。
⑤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,避免饮酒。
⑥尼古丁会使入睡困难,因此吸烟的人最好戒烟。
九、关于睡眠的几个误区
误区一:失眠=失眠症
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,但并不是说失眠了,就是患上失眠症了。只是当失眠引起的症状维持两周以上,且一定影响到白天的社交活动时,可以称之为“失眠症”。这部分人群一定要尽早就医。所以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,越是在意失眠,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,这样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。
误区二:睡得时间长=睡得好
并不是说睡得时间长就说明睡得好,睡得时间短就表示睡得不好。不能把睡眠时间长短作为睡眠质量是否好的判断标准。这是因为每个人有个体差异,有些人可能睡6小时就能恢复体力,完成一天的活动,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8小时的睡眠才能从疲劳中恢复过来。所以判断睡眠质量,要看早上醒来后是不是体力、精力都得到了恢复,头脑是否有清醒的感觉,白天的工作是否有效率。当上述这些都可以用“是”来肯定回答,那么就说明您获得了一个非常棒的睡眠质量。
误区三:睡眠可以补回来
有些人认为一天不睡不要紧,后面几天多睡会儿就可以补回来。实际上,睡眠不能追回。如果睡眠不足,身体机能的恢复和修复将受到影响,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。有些人还认为午睡可以补偿夜间睡眠不足,但是长时间午睡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,导致夜间难以入睡和深度睡眠不足。因此,午睡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,以保持晚上的睡眠质量。
误区四:打呼噜=睡得好
很多人认为打呼噜的人睡得香,其实并非如此,打呼噜时出现的呼吸暂停可以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氧。
十、规律运动改善睡眠
规律运动并不是指每天运动,如果每周至少固定运动3次,活动的时间能维持在30分钟,运动时心率达130次/分,就可以称得上是规律运动了。
①规律运动可以调节生物周期节律。
②运动会增加体温,散步会使身体微微出汗,停止以后体温则开始下降,睡前再洗个热水澡,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,提高睡眠质量。
③定期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,有助于缓解压力,减少梦中惊醒,减轻失眠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