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世界无烟日剩11天 x
你好,欢迎进入南京健康教育网!

南京疾控权威发布:6月健康防病提醒

发布日期:2023-06-05  浏览次数:732  字号:[ ]

六月高考、中考来临,气温逐渐升高,又逢江南梅雨季节,天气潮湿闷热,各类细菌、病毒、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,易引发和传播各类传染病。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:在六月,要加强对新冠病毒感染、霍乱、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范。

新冠病毒感染

目前,我国的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是XBB系列变异株。它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,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BA.5或BF.7变异株,是目前全球优势流行株。但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,XBB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,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。近期,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,二次感染比例有所增加。同时钟南山院士团队对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(XBB变异株)进行趋势预测,预测第二波疫情将于6月底达到高峰,所以仍需要注意规范佩戴口罩,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防范可能的疫情高峰的冲击。

1.个人日常防护

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。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,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,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前往医院就医,就医时建议佩戴N95口罩。

2.加强疫苗接种

未感染人群、未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、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,应积极接种相关新冠疫苗。

霍乱

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。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引发传播,临床症状以腹泻、呕吐、水样便等为特点,严重的可引起休克、酸中毒等。每年的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。

1.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

避免饮用生水或进食生冷食物;家用碗筷等餐具应定期消毒杀菌;贮存或加工食物时,生熟分开,防止交叉污染。

2.保持良好卫生习惯

注意手部卫生,做到勤洗手,特别是饭前、便后、加工食品前,正确洗手,用流动水至少洗20秒,正确洗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。

3.增强自身免疫力

改善生活习惯,多运动,多吃蔬菜、水果,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。

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,多数患儿以发热、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、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,在我国南方地区以春夏(4~6月)为主高峰,秋冬季节(10~11月)为次高峰,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、唾液、疱疹液、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、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。该病好发于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,3岁以内更为常见,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引发聚集性疫情。

1.注意手卫生

这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。在触摸口鼻前、进食或处理食物前、如厕后、接触疱疹/呼吸道分泌物后、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,应用清水、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。

2.保持家庭环境卫生

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对日常频繁接触的物品表面(台面、门把手)、孩子的玩具等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。

3.平时注意清洁消毒

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,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消毒;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、曝晒或消毒;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
4.做好个人防护

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、毛巾及其他个人物品,防止交叉感染;手足口病流行期间,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

5.及时接种疫苗

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EV-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,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。建议满6月龄的儿童,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。

近期需要关注的疾病

◆人偏肺病毒感染

人偏肺病毒(Human Metapneumovirus,HMPV)近期在美国普遍流行,该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潜伏期在3~5天。

临床表现以咳嗽、流涕、充血和喉咙痛的上呼吸感染症状和喘息、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缺氧的下呼吸感染症状为主,更常见的是,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会导致细支气管炎、急性哮喘发作、哮吼和肺炎。

HMPV发现于2001年,全年可发,但暴发主要集中在冬春季,初次感染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,病死率为千分之一左右。

因此,HMPV感染不是一种新发传染病,需要关注,但没必要恐慌;建议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有身体不适及时就医。

来源:南京疾控微信公众号